时间真的很快,小时候我们都想长大,可是长大了,我们又开始怀念小时候的无忧无虑了。
特别是女性到了三十岁以后,皮肤开始走下坡路的阶段,护肤如果没有跟上,肌肤衰老的会比较快,出现皱纹,暗沉,成为传说中的黄脸婆。
特别是敏感肌的女性,角质层特别薄,肌肤屏障受损,更会加快衰老的速度。早晨起来,看着一脸蜡黄的自己,感觉心情都不好了。
我们东方人是以白为美的,绝对无法忍受皮肤暗沉发黄的,今天我们就说说三十岁后皮肤如何美白的事儿。
一、肌肤变黑的原因
1、有哪些因素?
每次说到护肤,不论是抗老还是美白我们都说过很多次,皮肤问题绝不是护肤品的涂涂抹抹就能解决的。谈到美白涉及的内容很多,与你的生活饮食起居习惯、先天基因、环境污染、紫外线照射及身体激素水平都相关。
另外,从皮肤结构来说:皮肤最基本的功能是屏障功能。超过95%以上的护肤品成分是无法穿透角质层进入皮肤的。皮肤也不具备主动吸收功能,少量活性成分是通过配方技术渗透进皮肤。
除了前面说到的生活起居习惯、基因、环境污染、紫外线等内外因素以外,美白成分的渗透性、稳定性及人们使用美白产品的使用习惯也会受影响。
大多数人会希望使用一瓶、两瓶美白精华就白到发光,当然广告也是这么宣传的。结果一瓶、两瓶用完发现并没什么用。其实美白产品使用时间、用量、美白产品在皮肤表面的停留时间也会影响功效。
2、皮肤怎么变黑的
不论是黑色斑点还是肤色变身主要原因是人体内的黑素细胞。黑素细胞存在于皮肤基底层位置。不同肤色人种的黑色素细胞数量相差不大,但黑色素细胞类型有所不同。黑色细胞分为优黑素和褐黑素。黄种人的皮肤中既存在优黑素也存在褐黑素。不同黄种人人由于基因因素影响,体内的优黑素和褐黑素数量不同。
黑色素细胞的工作流程
当黑色素细胞控制中心收到刺激(紫外线UV刺激或炎症刺激等)接收到信号后,就会开始安排黑色素体生产;
黑色素细胞开始生产黑色素小体;
黑色素小体在细胞内从棕色变成黑色;
完整的黑色素体进入“小囊泡包裹壳”准备离开黑色素细胞;
黑色素在包裹壳填充完毕后,将黑色素细胞的树突处离开,进入角质层。
二、如何美白?
由上可知:基因层面的优黑素和褐黑素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也就是说:如果你从基因层面皮肤就黑,那是没办法改变的。而后天对皮肤颜色的影响主要来自于炎症和紫外线照射。
前面讲了黑色素产生的5个阶段,而目前市面上的各种美白产品和美白成分主要是通过干扰黑色素形成、干扰黑色素转运及加快黑色素代谢3方面发挥功效。
1、干扰黑色素细胞
黑色素的源头是酪氨酸,酪氨酸想要变成黑色素需要经过酪氨酸酶的加工。这一类抑制酪氨酸酶的成分通常和酪氨酸酶长相相似。常见的成分包括:
氢醌:功效强,但同样副作用也很强,已经被禁止使用在护肤品中。
熊果苷:是氢醌的衍生物。
377:氢醌衍生物。
曲酸。
维C及维C衍生物;维C及维C衍生物通过使用抗氧化成分能通过氧化还原的方式直接淡化,使角质细胞恢复原本的肤色状态。
2、干扰黑色素转运
这一类美白成分主要作用是阻挡激活黑色素信号,让黑色素细胞对外界UV刺激没有反应。同时还可以抑制由于压力引起的激活信号。常见的成分包括:
烟酰胺、传明酸、大豆提取物、卵磷脂及拟糖蛋白。
这里插一句:为什么很多人用美白产品觉得没用?主要原因是:
第一:美白成分的三种美白途径,前两种其实是在黑色素生成之前效果更佳。而大多数人通常是在晒后才使用美白产品。而黑色素的产生是在受到紫外线或炎症影响后72小时内。因此,当你晒后再使用美白精华其实已经于事无补。
第二:美白产品的使用不应该是用一瓶两瓶的问题。从护肤层面上来说,因为考虑到产品安全性,成分含量不高,产品温和性强,是不会那么迅速起作用的。
三、正确美白
1、如何正确美白?
黑色素的产生除了基因问题就是紫外线照射及炎症问题。所以,想要美白,做好防晒,确保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情绪、少熬夜这些方法更有效。
2、美白产品如何选择和使用?
首先要确定自己的美白需求是否正确。如果是先天基因原因的黑,任何美白方法都无法改善。
大部分美白产品的功效在于预防,而非晒黑后的极速美白。正是因为大多数人总是想晒黑后快速美白才会导致厂商会在产品中添加着色剂营造快速美白的假象。
在美白产品的选择方面:大多数人会奔着一个成分去选择产品。但不论是抗氧化还是美白都是多种成分一起作用的结果。事实上大多数品牌在宣传产品的核心成分是A,但查看全成分表后会发现:宣传的核心成分可能只是噱头,真正起作用的可能还是一些老牌成分。
所以,美白产品的选择还是要综合看产品成分,而不能只看单一成分宣传。
结语,以上就是今天要分享给大家的内容,美白一定是以预防为主的。日常要作息规律,做好防晒,无论是什么季节。

原创文章,作者:微信mgjf1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inganjifu.com/6937.html